闡述耐火澆注料中耐火骨料的作用
在耐火澆注料的配料中,耐火骨料一般分為粗顆粒骨料、中顆粒骨料和細顆粒骨料。粗、中、細骨料的粒徑尺寸范圍與骨料的臨界粒徑(即*粒徑)有關。如骨料的*粒徑為8mm時,粗骨料粒徑范圍為8?3mm,中骨料粒徑范圍為3?1mm,細骨料粒徑范圍為1?0.088mm(或0.074mm)。小于0.088〈或0.074mm)的稱為粉料(或稱為基質料)。又如骨料*粒徑為3.5mm的,則粗骨料粒徑范圍為3.5?1.5mm,中骨料粒徑為1.5?0.5mm,細骨料粒徑為0.5?0.074mm。理想的骨料顆粒級配應當是能達到較緊密堆積,即粗顆粒相互接觸堆積后所留下的空隙被中顆粒所允填,中顆粒充填后所留下的微小空隙被細顆粒所充填,由此形成骨架,其余的空隙由粉料充填。但由于耐火骨料的顆粒形狀很不規則,因此實際生產上很難取得理想的骨料顆粒級配。通常骨料級配由試驗確定,一般骨料的粗、中、細級配比為35?45:30?40:15?25。
多數耐火骨料顆粒為多相多晶物料,因此耐火骨料顆粒形狀既與材料本身的各相晶體結構、結晶習性和雜質含量有關,也與材料的加工處理方法有關。如采用電熔法制得的莫來石,因莫來石是從熔體中析出來的,多為自形晶,故按莫來石的結晶習性,多呈柱狀多晶聚集體,破碎時是沿著結合力較差的長度方向晶界斷裂,破碎后的顆粒也多呈柱狀多晶顆粒。向燒結法制得的莫來石,因晶體的發育生長受到周圍環境的制約,有針狀、柱狀、板狀和粒狀等形態,而且是無規則的互相穿插生長,因而破碎后的顆粒呈無規則形態,有片狀、針柱狀、棱角狀等形態。另一方而,破碎后的耐火骨料顆粒形態還與材料本身的致密度和破碎方式有關。如對特致密和高致密的高鋁礬土熟料而言,如果采用沖擊式的或擠壓式的破碎方式,破碎出來的骨料顆粒多呈片狀或棱角狀;如果采用研磨式的破碎方式,則多呈不規則的粒狀或近圓球狀。因此要制取較適合耐火澆注料的骨料顆粒形狀應選用較合適的破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