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實型輕質耐酸隔熱澆注料性能介紹
致密輕質耐酸保溫澆注料是由“致密”縮寫 ms 為商標組成的耐酸輕集料、耐酸粉、粘結劑、固化劑和添加劑,按照適當的份額和工藝混合,澆入煙囪(煙道)內襯,致密輕質耐酸保溫澆注料具有耐酸、耐熱、輕質、熱絕緣、高強、抗震、全密封等澆注數據功能。
密實型結構輕質耐酸隔熱澆注料按資料的組成發展狀況。可分為一種單組分型輕質耐酸澆注料和雙(或多)組分型輕質耐酸澆注料。按結合劑的化學物質成分。輕質耐酸澆注料可分為硅酸鈉型輕質耐酸澆注料和硅酸鉀型輕質耐酸澆注料。按防水抗滲透性。輕質耐酸澆注料可分為分為普通型生成輕質耐酸澆注料和密實性(防水抗滲型)輕質耐酸澆注料。按體積相對密度。輕質耐酸澆注料可分為超輕質(750Kg/m³
試樣的檢測及樣品的制備。試樣按下列問題要求進行制備:
1: 單組分耐酸膠凝材料,通過均勻混合的干燥猜測,稱取形成試樣所需的量,按 gb/t 2419測定耐酸膠凝材料的活性,單組分耐酸膠凝材料的運動范圍為200mm ± 10mm,雙組分(或多組分)耐酸膠凝材料的運動范圍為220mm ± 10mm。活動水平目標是為了一致的檢查條件,不作為檢查目標。將水加入到與活性規律程度相對應的水量中,機械攪拌均勻:
2.將試模放在振動臺上。調整振動臺振幅至0.75mm+0.05mm。主頻為50HZ。成型過程中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調整。
3 :填裝定位實驗沒有料到試模內約一半進行高度,并散布比較均勻,發動一個振蕩臺,振蕩30S。用鏝刀將試模內料面拉毛。填裝機構實驗料道試模邊際,再振蕩30S。
4:將試模從振動臺上取下,用刀悄悄取出高于試模的材料,并將外觀壓平。
5. 樣品是在20 ° c ー25 ° c 的空氣環境中自然形成和保持,24 h ± 2 h 后相對濕度小于80% ,快凝早強或硬化相對較慢的樣品可提前或延遲脫模: 保持時間15 d: 不接觸水或蒸汽。維護后,樣品干燥(110 ° c ± 5 ° c) x24h,冷卻至常溫,即可進行實驗。
耐酸耐火澆注料的性能
1.耐酸澆注料,厚度為10-20毫米。分格施工,間距為2-3米。寬度為15-20毫米,接縫應根據您的指示進行填充和壓實。
澆注料
2、耐酸澆注料還可通過襯砌采用花崗巖塊材。結合層和縫一般為10—15毫米。
3. 耐酸澆注料的施工要求與 kpi 水泥的施工要求相同。
4.耐酸澆注料可用于化工、輕工。冶煉、酸洗、石油。農藥、食品、電鍍。點溶液等工業領域,如反應釜、儲罐、塔。電解槽、溝槽、地板。發酵池等,澆鑄或襯里。加鋼筋后可作為結構防腐設備。
5、在碳鋼設備進行內部澆鑄時碳鋼設備的施工研究表明應噴砂除銹。在水泥混凝土技術設備企業內部澆鑄時。應將教學設備通過表面的油跡、灰塵清理干凈。
6、鑄造模板結構應緊湊,尺寸準確。并具有足夠的剛度,高度以50厘米為宜。
7.施工前應對模板表面進行涂油。然后在模板表面襯上塑料薄膜。接縫部分應延長5-10厘米。
8、攪拌的容器與工具需清潔進行干燥。
9、施工企業現場的溫度信息須在15℃以上。雨季進行施工應搭建防雨棚。
7. 混凝土和硅酸鉀的配合比應該是均勻的。
8.將攪拌好的物料注入模板中,人工攪拌或機械振動。
9、每次進行裝料系統深度以30厘米為宜。
輕質耐酸澆注料
上述工程檢查不合格的,應當在開工前進行處理。
酸性耐火澆注料結構要求
1.耐酸澆注料施工時。要保證不停電。不中斷施工。
2.耐酸澆注料施工用混凝土模板進行可用一個鋼板或硬木板可以制成。模板必須要有自己足夠工作強度,剛性好。不走形,不移位,不漏漿。鋼模板要涂脫模劑。木模板要刷防水漆。重復學生使用的模板要先清洗。再涂漆方可通過使用。
3。澆注料的加水量應嚴格按照使用手冊控制。不得超過限量。在保證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加水量應少而不多。
4。澆注料的攪拌時間不得少于5分鐘。操作時使用強制攪拌機。攪拌時,先干攪拌。然后加入80% 的水攪拌,然后根據其干濕程度。慢慢加入剩余的水繼續攪拌。直到工作的適當濃度為止。攪拌機在攪拌不同的澆注料之前應先清洗干凈。
5.澆注料需整桶整袋地使用。攪拌好的澆注料一般在30分鐘內用完。在高溫進行干燥的作業工作環境中還要通過適量可以縮短我們這一發展時間。已經初凝甚至出現結塊的澆注料不得直接倒入模框中。也不得加水充分攪拌再用。
6.倒入模架的耐酸澆注料應立即用振搗棒分層振搗。每層高度不超過300毫米,振搗間距約250毫米。振動時盡量避免觸碰錨,不要在同一位置發生長時間大地震。看到澆注料表面返漿后,應緩慢拔出振動器,避免澆注料層出現離析和空隙。
下一篇: 煙囪澆注料產生裂縫的原因